十年磨劍鑄豐碑,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建功勛。三門峽市外國語高級中學(以下簡稱“外高”)建校12年來,多措并舉培育優(yōu)秀師資,潛心探索多元育人路徑,全面促進學生成人成才,傾力打造優(yōu)質教育品牌,譜寫了高中教育的華彩樂章。 夯實學科教研 打造一流師資 3年要合格,6年當骨干,10年成名師,外高針對教師隊伍年輕、學歷高的特點,提出了“青年教師3610工程”,并把措施細化到日常教學管理中—— 凝聚集體智慧,抓實集體備課,做到資源共享。集體備課執(zhí)行“兩備三統(tǒng)一”方針。其中,“兩備”指備課組分工合作,整合資源,梳理重難點,研究教學設計,進行第一次集體備課;教師根據學情,糅合個人風格,利用智慧教學平臺實施分層教學,進行二次備課。“三統(tǒng)一”指統(tǒng)一PPT、導學案、檢測案,共享在學科組qq工作群。 建設優(yōu)質教學資源庫,加快教師隊伍建設。匯集、傳承、沉淀每屆優(yōu)質教學資源,為教師提供教學便利;開展曬教學資源活動,評選優(yōu)秀課件、導學案和檢測案,樹立標桿意識,引領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;給教師配備平板,鼓勵教師錄課、評課、磨課,改進細節(jié),提高教學效率,提煉教學藝術,全校每年錄制2700余節(jié)微課。 堅持抓黨建促教學,帶領全校教師對標一流,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。其中,“三講”實踐包括開展“校長講校”,提升外高區(qū)域引領輻射作用;推進“班主任講班”,交流班級管理經驗,提升管理藝術;做細“組長講學、教師講卷、學生講題”,打造一流師資,追求高質量教研。“三緊扣”包括緊扣政治理論學習,提升教師政治站位理論修養(yǎng);緊扣創(chuàng)建活動,成功創(chuàng)建首批“三門峽市級黨建工作示范校”,4個黨支部全部成功創(chuàng)建首批“五星級黨支部”;緊扣黨建工作實效,深入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。 近年來,外高先后培養(yǎng)出了3名特級教師、2名正高級教師、42名省級名師和骨干教師,帶動引領團隊素質不斷提升。 科技賦能教育 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 “每次考試后,我們?yōu)閷W生量身定制個性化報告,進行錯題跟蹤,分析薄弱知識點,推送相關試題,避免學生重復刷題、疲勞作業(yè),把有限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薄弱方向的練習和提升上……”學校數字校園大數據中心老師張莉莉說。 教育現代化離不開教育信息化,信息化建設是途徑,高質量發(fā)展是目標。如何與時俱進發(fā)揮教師主導、學生主體,激發(fā)學生激情,打造高效課堂?這是外高建校以來堅持探索的主題。 從2013年派出骨干教師赴上海學習,引進“翻轉課堂”教學理念,開啟“翻轉課堂”實驗,逐漸擴大規(guī)模,到2018年升級為“智慧課堂”,2020年全校推行“智慧課堂”,所有教室均安裝智慧教學云平臺,師生人手配備平板電腦,智慧教學在外高實現全科化、常態(tài)化。通過線上線下教學有機融合,優(yōu)勢互補,逐步打造出基于大數據分析背景下的“三學一練高效課堂”,變經驗教學為數據驅動教學,增強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,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實現了從教師“教”向學生“學”教學模式的根本轉變。 疫情防控期間,學校開發(fā)教學診斷測評系統(tǒng),教師錄制重難點微視頻上傳云平臺,通過學生分享、教師講解共性問題、教師答疑個性問題、教師抽查提問、彈幕、連麥互動、戰(zhàn)隊PK等功能,提升了學生課堂參與度。各年級每周用“小七學伴”進行線上測試,反饋階段性網課質量,取得了較好效果。省內以及冀、晉、桂、鄂、湘、晥等地學校紛紛前來交流學習。 德育為首五育融合 探索多元育人 “今年枇杷、柿子成熟的時候,老師帶孩子們采摘,孩子們別提多開心了。”一名家長分享道。種向日葵、青菜、玉米、枇杷、柿子樹……房前樓后、操場周邊,能利用的土地,都是外高的種植園。 活動是最好的教育。學校每年組織百里遠足、成人禮、紀念“12·9”運動、演講辯論賽、讀書報告會、冬至包餃子、外高春晚、校園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節(jié)等活動,注入崤函元素,打上外高烙印,浸潤精英氣質,活動大場景、大氣魄、大震撼的儀式感讓學生終生難忘。 學校黨委書記、校長張啟勛認為,德育為首,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,把好發(fā)展方向,以生為本,搭建優(yōu)質平臺,促進學生多元發(fā)展,卓越發(fā)展,成就多彩人生。五育融合是育人預期,五育相互滲透,相互滋養(yǎng),融合發(fā)展,實現教育發(fā)展性;五育融合是育人階段,五育缺一不可,實現教育完整性;五育融合是育人實踐,“融”是動詞,教育落實在行動,蘊含教育實踐性;五育融合是育人理念,融在實踐,五育共育,實現教育共融性;五育融合是育人思維,關聯、融通、綜合、滲透,實現教育綜合性。 組織專班教師隊伍,搭建優(yōu)質平臺,對學有余力、有學科特長的學生開展學科競賽輔導,開拓發(fā)展空間。2021年,王嘉暉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,是當年河南省唯一被錄取的學生;周益賢獲全國信息學奧賽銅牌;秦晨陽入選河南省數學奧賽訓練隊,獲全國銅牌(近兩年來,該校有75名學生獲奧賽省級以上獎勵);學校組隊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《SK極智少年強》比賽中獲賽季全國亞軍。2022年高考成績居全省第一梯隊。 實施體音美育分項教學,特色鮮明,獨具魅力,深受學生歡迎。2016年獲三門峽市“市長杯”足球賽冠軍,2017年獲河南省“省長杯”足球賽“精神文明獎”,2018年三門峽市八運會上獲男籃亞軍、女籃亞軍,武術隊獲最佳表演獎。街舞社、合唱隊多次在全市大賽中獲一等獎,數十名學生在省、市演講比賽、書法比賽、樂器比賽和繪畫比賽中獲一等獎。近3年來,李奕博、謝君怡、張揚、李師陽等多名學生以優(yōu)異專業(yè)成績考入清華美院、中央美院、中國美院。 (陳川元) |
做實教研優(yōu)師資 聚焦智慧重賦能 五育并舉抓育人
三門峽市外國語高中多措并舉多元育人譜華章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2-10-28 打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