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廚師正在扯面 資料圖 3月7日中午,在三門峽市區(qū)崤山路亢一碗滋補燴面店,就餐的客人絡繹不絕,廚房里一鍋濃湯在火上咕嘟著,廚師嫻熟地扯面、放配菜、下鍋燴煮,不一會兒一碗燴面便能出鍋,放上秘制牛肉塊和香菜就能上桌了。 2021年6月,亢一碗(亢記)滋補燴面入選河南省民協(xié)公布的第八批“河南老字號”,最早可追溯至民國時期。同年,“亢氏滋補燴面”入選三門峽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。 “亢一碗滋補燴面的前身是老亢家飯莊,從我老太爺那一代就開始經營,那時我們家族還經營有中醫(yī)藥鋪,在靈寶老縣城一帶頗有名氣。”亢一碗滋補燴面老字號傳承人亢恒東介紹,他父親一直經營老亢家飯莊,直到1995年,他在友誼賓館拜師研習廚藝后,根據一張祖?zhèn)骼纤幧排浞,結合現(xiàn)代烹飪技術研究出滋補藥膳燴面和藥膳系列菜系,并將老亢家飯莊改為現(xiàn)在所用的品牌“亢一碗”,還在原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。 歷經3次改進 不斷完善配方 亢恒東用兩年時間嘗遍南陽、安陽、鄭州等地的燴面,取長補短,初次對老藥膳配方進行大“改革”;三五年后,他家老字號的湯底配方再次改進,他又奔赴鄭州、北京等地,真誠向蕭記燴面、合記燴面等燴面館學習先進經驗,并得到原首都釣魚臺國賓館首任總廚師長侯瑞軒的指點;2020年,該老字號參加河南省燴面大賽,經過專家指導點評,被授予“河南省風味名吃”稱號,也讓“亢一碗”燴面再次在味道上錦上添花。“老字號每次改進需求,都是根據社會發(fā)展變化,不斷契合三門峽人口味,并且一定會突出本地特色。”亢恒東說。 隨著多年的良好經營,亢一碗老字號穩(wěn)步發(fā)展,卻始終堅持精益求精。為了讓老字號砂鍋燴面的味道更具特色,亢恒東竭力尋求正宗的印度咖喱,最終在北京參加一場中印傳統(tǒng)美食交流會時找到了這味調料,讓砂鍋燴面增色不少。此外,隨著亢恒東廚藝和藥膳知識不斷精進,老字號店里獨具特色的“生態(tài)跑豬蹄”“亢一碗肉夾饃”“亢一碗粽子”“亢一碗養(yǎng)生紅豆粥”等小吃也在口味上不斷改進,深受顧客喜愛。 好面配好茶,與亢一碗滋補燴面相得益彰的疙瘩棗八寶茶也是該老字號的特色,還被銷往全國各地。今年,該老字號打算與廟底溝博物館合作,在包裝上印上廟底溝元素,推動三門峽歷史文化和老字號風采共同“走出去”,擴大影響力。“老字號棗茶用的是靈寶特有的疙瘩棗,味道甘甜還帶有清香。”亢恒東表示,亢一碗老字號棗茶曾參加過在北京、天津舉行的展銷會,深受消費者和“串串”店、火鍋店等商家喜愛。 拓寬經營范圍 老字號煥發(fā)新活力 近年來,亢一碗老字號滋補燴面一共有9家店鋪,主要分布在三門峽市區(qū)、盧氏縣、洛陽欒川和上海等地,其中有6家是聯(lián)營店。為了保證老字號風味不變,亢恒東從門店招牌、原材料、制作方法等方面對聯(lián)營店統(tǒng)一管理,并對學員進行為期3個月的培訓,最終對廚藝和運營管理水平進行考試。另外,亢恒東每年都會組織員工到各地考察、學習,一年最少3次,結合本地情況不斷改良精進。“湯鮮味美、好吃營養(yǎng)是這家老字號一直堅持的口號。我不斷和員工講,做面的時候心里一定要想著這句話,每個字都要往下‘深挖’一千米。”亢恒東說。 老字號名聲在外,吸引眾多中外游客前來品嘗?汉銝|介紹,每年黃河旅游節(jié)都會有省內外各地游客前來品嘗老字號美食,其中不乏有一些知名作家、企業(yè)家等。每到旅游旺季,也有許多外國友人走進老字號店內,嘗個新鮮,留下好評。 亢恒東表示,展現(xiàn)老字號新風貌,學習借鑒優(yōu)秀老字號非常重要。今后,他將繼續(xù)深挖亢家老字號優(yōu)秀文化,在藥膳上精益求精,讓三門峽老字號文化品牌叫得更響。 |
亢一碗滋補燴面:不斷精進技藝 叫響文化品牌
本報記者 單義杰 實習生 黃楠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3-03-10 打印

- 上一條:無悔公益路 堅韌守初心
- 下一條:九孔玉帶橋新建工程主拱圈順利合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