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周,河南人過得很不容易。一會兒是接近40度的高溫,轉(zhuǎn)眼就暴雨如注。
正值“七下八上”的防汛關鍵期,又是秋糧產(chǎn)量形成的關鍵階段。 河南如何雙線作戰(zhàn),打好城市運轉(zhuǎn)、秋糧生產(chǎn)的關鍵仗?本期《大象時政·周看點》,我們一起來聊聊。 【看點一】打主動仗 應對突如其來的暴雨,貴在快速響應,拼的是應急真功夫。 本次降雨中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打主動仗。 雨下最大那會兒,省委書記劉寧、省長王凱到省應急指揮部調(diào)度指揮,氣象、公安以及各地市主要領導也都在班在崗,迅速拿出應對方案。真正做到了以雨為令,快速行動。 就拿降雨量最大的鄭州來說,8月7日,一小時內(nèi)降雨量高達87.5毫米,相當于一小時下了半個月左右的雨。面對暴雨,第一時間啟動了“四停一暫停”措施,鄭州城管共出動市政、河道、環(huán)衛(wèi)等防汛人員近2萬人次,鄭州交警也在積水嚴重路段增派警力,及時救助被困在大雨中的車輛和群眾。 可以說,正是未雨綢繆時的多次演練,才讓我們經(jīng)受住了考驗。 【看點二】一點一策 但如此大規(guī)模的雨量砸下來,城市內(nèi)澇也是我們始終繞不開的話題。 本周六,省委書記劉寧冒雨到鄭州市鄭東新區(qū)二七區(qū)調(diào)研檢查防汛工作。我注意到,針對城市內(nèi)澇頑疾,劉寧書記在強調(diào)標本兼治的同時,專門提到了一個詞——“一點一策”治理。 對大城市、特大城市來說,基礎設施的更新,并非易事。從實際應對看,鄭州交警對瞬時積水較深的路口路段和橋梁隧道,及時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,指揮人員車輛繞行;在城市管理部門的組織下,積水隧道清淤工作到8日凌晨也已經(jīng)完成。 在基礎設施更新的過渡期,緊盯隱患點和風險區(qū),最大限度減少暴雨的影響,無疑是關鍵。 【看點三】雙線作戰(zhàn) 隨著本次降水的到來,鄭州、平頂山大部、周口大部、商丘和駐馬店局部旱情明顯緩和。至此,全省已全部終止高溫干旱應急響應。這也為河南抗旱保秋、以秋補夏,提供了時間窗口。 與此同時,旱澇急轉(zhuǎn)也是必須防范的風險。本周,財政部下達我省農(nóng)業(yè)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13150萬元,河南當天就將資金全部下達市縣。加上河南自己籌措的資金,近期省財政已累計下達資金2.6億元。 與此同時,省領導也專門強調(diào),堅持防汛抗旱“兩手抓”,高度重視旱澇急轉(zhuǎn)風險。 既同暴雨爭速度,也與干旱搶農(nóng)時。這場應對極端天氣的“雙線作戰(zhàn)”,考驗的不僅是河南見招拆招的功力,更考驗著未雨綢繆的科學調(diào)度。 好了,本期的《大象時政·周看點》,就到這里。 想了解更多河南政經(jīng)大事,請關注大象新聞客戶端。 (梁德寶 宋迎迎 趙聞 許博) ( 編輯:ycl ) |
雙線作戰(zhàn) 河南如何打好關鍵一仗|大象時政·周看點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5-08-10 打印
